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,AI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尤其是在娱乐行业中,人声合成技术(配音技术)已经到了令人啧啧称奇的地步。但这种进步果真是人人喜爱的礼物吗?也许并不尽然。
最近,有关幻声技术的话题热度逐渐上升。这项技术能利用简短的音频样本学习特定人物的声音和语调,从而制造出几乎与原声无异的音频。听起来似乎很酷,但这成了双刃剑。正如我们所知、所爱的雷军的声音已经被恶搞,成了网络讨论的焦点。在一系列虚假的视频和音频中,用高度相似的声音模仿雷军说出一些平时他不可能说的话。虽然这样的剪辑能引起一时的笑声,但同时也误导了众多不明真相的网友。
这些伪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小范围的恶作剧上。实际案例中,已经有人利用这种技术进行了诈骗,例如阿联酋的一家银行工作人员被AI克隆的客户声音诱骗转账了巨额资金,也有家长被假装是自己孩子的声音的诈骗犯所胁迫。
这种情况让我们思考,当我们耳朵可以被技术欺骗时,我们还能相信些什么?在信息辨别上的障碍越来越大,在充满虚拟声音与影像的网络世界中寻找真相,逐渐成为一项挑战。
好莱坞女星斯嘉丽·约翰逊最近也遭遇了相似的问题。一款声音极其接近她的AI声音在不经她同意的情况下被用于商业宣传,让她深感困扰。事实上,斯嘉丽·约翰逊的案例表明,即便是公众人物也不得不面对来自AI技术的威胁和隐私侵犯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使用这项技术带来的便利,更重要的是如何制定规则来防止其潜在的负面影响。同时,这也是对我们信息接受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——在数字时代中,保持警觉,学会辨别真伪,这是每个网民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。
虽然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乐趣,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。我们或许需要在享受便捷的同时,不忘对这些新生事物保持必要的警惕和思考,以确保我们不在逐渐虚拟化的世界中迷失方向。(一览科技内容原创)